学术创新的精神环境是相对于物质环境与制度环境来讲的,是指一种精神文化形态,具体到大学来讲,也就是指一种学术氛围,这种氛围能使在职研究生不由自主地全身心投入到学术创新中去,这种氛围通过校园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师生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不同学术思想的交流碰撞等行为表现出来。相对于物质环境与制度环境,精神环境更为珍贵。例如,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极度疲乏的情况下,靠一种精神。
但目前在国内,依然积极进行科研和教学,取得了丰硕成果,,在物质资源这更多的是依这种大学的精神气场己日渐式微,氛围不浓、学术气场的气不强是目前我国大学的通病。学术理念淡化、学术创新虽说这种精神氛围的沉积需要长期的积累,但时间积累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大学必须采取措施去积极营造。学术研究最重要的三种精神就是学术自由、学术民主与学术宽容。所以本小节从学术自由氛围,学术宽容的气蕴,学术民主的作风三个方面对当前学术创新精神环境的问题进行一番探讨。
首先谈谈学术自由。《哥伦比亚大百科全书》把学术自由定义为:指学者不受雇用他们的院校控制和约束而从事研究、教学、出版的自由以及终身受雇用的权利。美国《大美百科全书》对学术自由的定义是: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不受不合理干预和限制的权利。所谓学术自由,是指人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进行学术交流、讨论和争鸣。学术自由是科学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文化繁荣昌盛的保证,是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证明。是否有学术自由,决定着该社会的思想文化的进程和水平。学术自由要求学术活动不受外界不合理的干扰和限制,以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精神进行自己的学术创造。弗吉尼亚大学的创始人杰斐逊认为:人类思想享有无限的自由。在弗吉尼亚大学,我们不惧怕真理会把我们带到任何地方。;学术自由是大学学术的精神底蕴所在,只有确保在职研究生和教师学术创新的自由,才可能揭露事物的真实面目,更接近于真理。
学术自由氛围是学术自由探索的一种气氛,这种氛围将学术自由作为最高的奋斗目标,作为大学最高准则来引导大学的前进,这是经典大学所倍加推崇的。但如今大学校园里的学术自由状况不容乐观:自由氛围不浓郁,大学教师在从事学术研究时并不能完全自由地前进,这与行政权力过于干涉教师学术权力有关。我国一直以来在大学内部实行的是以行政权力为主导的运作模式,教师在进行学术研究时不得不面对上级行政权力的千扰。董云川认为中国大学目前森严的行政等级结构与其他任何社会组织无异也是基于这样一种狭隘的认识:判断来自组织的顶层,而行为在底层;中层管理人员的作用是综合来自高层的信息,指导、监督、控制下层人员。这实际上无视大学作为一个教育组织存在的特殊性。教师作为底层的学术人员,受到上层行政人员的控制管理,上级的决策对教师学术研究的影响很大,中国大学教师学术权力从来就没有被真正赋予过合理的生存空间:职能部门权力过大、对学术事务的干预过多,教师对大学的学术事务以及非学术事务少有发言权,行政人员成了支配学校的核心。学术权力的弱化,削弱了知识分子学术研究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往往会悄悄地给人带来一种被动役使的心理压抑感,不利于学者去进行学术创新。学术创新需要人们敢想敢闯,不能以任何理由拒斥人们研究学术,这种缺少自由气氛的环境就像许多难以挣脱的精神枷锁,很难使人们的思想活跃起来,从而丢失了大量学术创新的动力与机会。
其次谈谈学术宽容。有学者谈到美国教育的成功之处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允许学生学习上的失败。遵循这一培养规律的条件是,教育必须允许和鼓励个性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要营造一种鼓励冒尖并容忍错误的宽松环境,适应创造的自由、平等、正义的氛围"fll0鼓励冒险,宽容失败"是创新文化"的要义之一,宽容失败与鼓励创新也并不相悖。因为在创新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失败,兵无常胜,不可能保证每次创新都会成功。学术宽容气蕴是指在学术研究中,对待别人的研究能采取一种宽厚、理解、信任的一种气氛和意蕴。大学是学术组织,是探求高深知识的机构,具有特殊性,如果仅以高效率的标准来要求大学的话,只能增加效率却得不到效果,得不偿失。但当前我国大学中到处弥漫着浮燥的气氛,缺乏学术研究所需要的宽容之心、大爱"之心。对待在职研究生和教师采用高压策略,逼他们出成果,出成绩,不能容忍在职研究生或教师在学术上犯错误。没有梅贻琦、蒋梦麟和张伯岑三校长的学术宽容思想,就不可能营造出西南联大内部和谐进取的空气。学术活动是特殊的,学术研究主体是特殊的,学术不是逼出来的,学术研究的动力不是来自于外界的压力,更多地是来自于自身的动力。学术研究中的创新性与冒险性往往是成正比的,风险越大的研究越可能得到创新的成果,然而失败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面对失败缺乏宽容精神,大学永远也不会成为学术创新的阵地。
最后说说学术民主作风的问题。所谓学术民主是指在学术研究时互相平等、互相尊重,学术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能够平等地讨论学术问题。学术民主作风缺失表现为在学术研究中不同级别、不同团体的教师和在职研究生没有得到相同的学术话语权,教师与在职研究生之间、年长教师与年轻教师之间存在代沟、不能进行良好的交流和平等的对话讨论。有些学者凭借自己资历比较老,进入学界的时间比较久、影响力比较大,成为所谓的有说服力,他们依据自己在大学里长期形成的学术优势压制新思想的出现,排挤与其学术思想相悖的观点,知识有说服力也同样会成为思想专制的渊数"。他们不容纳他人的不同见解,由于他人学术上的冒犯而迁怒于人,对一些青年学者和在职研究生的新观点、新思路压制打击。
另外,大学教师大都从属于一定的学术领域,各自具有自己的学术文化",由于学缘关系相近,围绕这一领域往往会形成某一派别、某一派系。学缘关系是指在学业上具有传承连续的关系,即受业于同一老师或同一学术流派而形成的学术群体关系,合理的学缘关系应是杂交"的,即一所大学的教师来源应多源化,而不应出自同一源头"。这有利于培养学术民主的作风,促进不同学术风格和思想的相互竞争。但是当前我国大学内部学缘结构很不合理,据统计,我国1000多所大学的专任教师中,几乎每所大学50%左右的教师是本校毕业的。"他们由于人数众多,拥有相当多的资源与权力。伯顿·R·克拉克认为对权力的任何形式的垄断只能体现不分团体的利益和观点,而其他团体的利益却遭到了排斥"f2l0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保住自己的学术地位,同时又由于来自同一学缘结构的知识构成、思维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同质性,他们会保持高度一致,常常贬斥其他学派的教师、抵制新的学术观点或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别人,导致学术思维定势、缺乏争鸣,学术思想封闭、保守、僵化,学术民主作风日下,致使学术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