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升儒教育 > 职业教育 > 正文

2024年工程硕士培养中的官产学协同机制研究背景

2024-11-28 13:05:11

工学硕士学位教育自开始招生起,己经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专业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工学硕士是我国研究生学位教育的一部分,但由于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过于单一,在培养过程中重视理论研究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未得到重视,所以工学硕士不能满足社会对于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另外,工学硕士课程学习重于理论课程,并多服务于高校与科研单位,仅有少部分毕业生进入企业。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企业大面积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这就需要大批高层次技术人才,工学硕士己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增长对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渴求,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技术创新都需要工程技术人才。

为调整研究生人才结构,进一步完善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学位制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1997年通过关于工程硕士培养方面的法案,实现对工程硕士培养的规范管理,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将工程硕士的知识结构定位为学术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注重掌握某领域的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此举为优化和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和高等工程教育体制开拓了更广阔的前景〔‘〕。我国正式设立工程硕士学位教育以来,本着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升企业整体人力素质,其培养模式兼顾理论课程学习和实践课程,实行企业与高校的双导师制",使工程硕士成为适应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

美国、日本等国家在培养工程硕士过程中,非常重视官产学(政府一高校一企业)关系的协调整合作用以提高工程硕士质量。然而,我国工程硕士培养中官产学协同机制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异。在培养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政府、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通过政府、学校和企业合作,形成工程硕士培养中的官产学协同机制,这是培养扎实学术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拥有创新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在某领域灵活处理实际问题人才的一种有效培养机制。是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问题,增强学生综合竞争力,使工程硕士教育更好的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的实践路径。本论文对政府、企业和高校进行主体功能定位,分析工程硕士培养中的官产学协同机制,并提出推动我国工程硕士培养的有效建议。使得合作机制和质量保障上更加贴近社会发展需求,达到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目的。

展开全文

本站文章禁止转载,转载需向著作权人取得许可。

豫ICP备20230155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