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时代,使得学科的迷糊性越益突出,学科的交叉性使得跨专业考研也成了热门。在职硕士本专业母校报考,这是最简单、成功率最高的模式;本专业跨校报考,备考难度大些,因为不同招生单位的专业课程设置和学术科研重点可能有较大差别;跨专业本校报考,报考难度较大;跨专业跨校报考,部分对本科专业和学校不满意的考生想另辟蹊径,备考工作量和难度非常大。
摒弃信息时代带来的信息过量,现在既是在职考研黄金复习阶段,又是瓶颈期。每年都有考生在报志愿阶段犹豫,浪费时间。突破报志愿,考生要将各因素排列组合,综合评估后做决定。
学科的交叉性将会诞生无限的可能性,一个即将被开发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也许会滥觞与在职研究生跨专业考研激发出的创新性。在职研究生在主观上是自己的意愿和条件,客观上是有效而充分的信息。从主观来说,在职研究生要静下心来思考考研的目的,是考好专业好学校,还是要考上。如果是前者,已选定专业和学校,即便竞争激烈,考生也要坚持自己的选择;如果是后者,在职研究生考生要在报名前再次权衡报考要素。
套用前面的话,摒弃信息时代带来的信息过量,专心复习,这次一月联考时间提前,有些在职研究生考生认为严重影响志愿报考的决策。事实上,考试时间提前,对考生的影响是一致的。在职研究生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将地域、专业、学校等因素优化排列。对初考的在职人员来说,考研既可选择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落户发展;也可退居生源地继续深造。对二战人来说,未来职业发展的位置决定了报考学校的地理位置。衡量专业前途时,考生要目光长远,根据社会发展趋势理性判断,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不要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