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听力怎么利用tpo
托福听力怎么利用tpo?很多参加托福听力考试的小伙伴,可能都会有种被虐的感觉,这个考试项目会让人又爱又恨,大家一定要学会运用TPO进行模考和练习,这是托福听力提高一个方法,也是重要的备考材料之一。
第一步:一小时模考
一套TPO听力,总共2个SECTION,严格在一小时之内做完。
做的时候注意三件小事:
戴耳机听,不可以使用外音;
使用A4纸记笔记,用铅笔记【这个笔记必须保留】;
做的时候在草稿纸记录不确定选项,尤其只剩最后两个选项,以便于之后分析。
第二步:对答案,看错题
对完答案,算一下自己的得分,然后马上看自己的错题。不要之后再分析,要现在就分析,因为你还记得你做题的思考过程。
分析错题,从三个角度分析:
仔细读错题题干;
查找对应的原文;
回看错题的选项,尤其要找出干扰选项的干扰点在哪儿。
第三步:精细地划出每一道题在原文的出处
不但要对错题进行分析,也要找出所有题的考点出处,这样才能锻炼自己对考点类型和位置的敏感度,所以必须到原文中划出每道题的答案,并在原文出处标注以下三个信息:
对应题号。基本上托福听力的出题顺序和原文顺序一致,偶尔会有颠倒。
考点类型。这是主题句,还是举例子,还是对比,还是下定义,还是人名等。
重听题的原文要将中文翻译写在旁边。
第四步:再记一遍笔记并英文复述
在划完考点之后,你会对考点熟悉很多,这个时候再播一遍录音,重新拿一张新的草稿纸,再记一遍笔记。这才是笔记进步最快的方法,因为它有种定型的效果。
第二遍的笔记一定比第一次的笔记更清晰,更完整,更多关键词,更有层次感。
记完第二遍笔记之后,看着这次较完美的笔记,用英文做一个SUMMARY,这也是极好的练习口语的方法,更是对听力材料的最佳利用。
如果时间充裕,甚至可以讲自己的英文复述录音下来,之后自己听,再不断改进。
第五步:查生词,摘抄经典句子
查单词,我在前面的步骤里没有推荐,因为我认为如果你用眼镜看TPO听力文本还感觉生词太多,本就不应该刷TPO听力。但即使词汇量很大的孩纸,也有可能发现几个生词,所以快速查一查,背一背,准备一个小本子,或者输入到手机里,睡前背一背。
另外,建议摘抄TPO听力原文中的你认为比较经典,或者你认为比较难,或者你认为是考点的句子,积少成多,这才是语言习得的过程。
第六步:跟读模仿
一套TPO做完之后,再做了我上面推荐的这些步骤之后,基本上已经很深入了,但不能就这样把这套TPO听力就扔了,ETS总部2000多人的团队费尽心思出的任何一套托福题都值得背诵。且不说背诵了吧,跟读模仿是最基本的要求。今天做的TPO,明天早上起来一定要跟读,后来还可以再跟读。这样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每一套TPO都会带给你更广阔的知识面,更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更到位的考点分布。
托福听力如何突破瓶颈
如果你的分数在10分左右:
在训练听力以前首先要背单词。同时还需要从基本的高中词汇开始积累,又去过渡到四六词汇。另外还要特别注意积累听力词汇时,一定要弄明白单词的发音和中文意思。另外有关听力方面,10分左右的同学能够首先从简单的对话开始练起,再逐渐的对话都可以听明白了,又去听简单讲座,后面又去听难一点的讲座,循序渐进。并且对听力的原文进行阅读、翻译和理解,理解后再去听。
如果你的分数在15分左右:
15分瓶颈的同学可以去做精听练习。一定别想着短时间就可以得到更大的提升,坚持练习,持续几个月的时间你才可以有更加大的能力提升。在练习资料时也要讲究难度上的循序渐进。
卡在20分瓶颈的同学:
大家一定要加强针对讲座细节的理解,还有针对对考点的判断和熟悉,训练应试技巧。 应试技巧上大家还必须要注意,托福听力里你需要重点的听哪些内容?托福考试是有一定的套路的,听力考试时一定要计划持对哪些不同寻常"的敏感,因为往往,这些就是考点。
托福听力的出题点
托福听力包含的形式有两种,即对话以及课堂讲座,对话形式主要是用校园生活为主,对话双方都是以学生和教师、教职工为主,场景通常包含了图书馆、书店以及老师办公室等,重点是用来解决学生困惑或疑问为主;课堂讲座又是用教授课堂讲述学术知识点为主,围绕某一域的概念或知识点进行讲述,多为论点和分论点总分结构或概念加实例形式。
事实上考生开新局面都被听力时间长、内容深"的表象给唬住了。若大家鼓起勇气深入虎穴"就很容易发现,托福听力材料都是有它的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是什么呢?
1. 不管对话或者是课堂讲座,都是开门见山", 听力的 topic 在一开始的前几句中一定会出现;
2. 对话的核心是:解决问题,所以大家必须要弄明白学生的问题是什么【这是 topic,一定会在开篇提到】,还有教师又或是教职工提供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3. 讲座的核心是:概念及概念解释;概念是 topic,同样是会在开篇提及;概念解释一般分为两种方式【分论点形式或举例说明】;
4. 不管是对话里的问题与解决方案还是讲座中概念及其解释,都构成了听力材料一拖二"的结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