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开展工程硕士的重要性。工程硕士是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和工学硕士是同一层次、不同规格的两种学位,两者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自从开展工程硕士学位教育以来,一直这样强调工程硕士的地位。但是由于以往的工程硕士存在着严重的工学矛盾,社会对以往工程硕士评价不高;工程硕士的数量相较于工学硕士人数较少,其质量和效益在社会上都不具规模,工程硕士的特点没有突出显现出来。这些也影响了目前对工程硕士的看法和态度。必须要转变对工程硕士的看法,从战略的高度意识到开展工程硕士是为了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教育,而非是降低工学硕士质量要求而产生的一种学位。
目前,在我国对工程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张光斗院士认为,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工科院校都培养工程师,只有我们不是。因为在中国,人们普遍存在重科学、轻技术的观念,认为科学家很伟大,工程师是低一级的。我们的很多科学家甚至认为,懂得科学就什么都能做了,只要懂了科学,工程问题、技术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一观点也导致教师、管理者不重视工程硕士的培养。另外,还会存在着一种认识,认为研究型大学要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而培养应用型并非是研究型大学的任务。同济大学校长万钢认为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要积极融入社会、服务社会,要与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和重大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尤其是那些有强大工科背景的研究型大学,更应当成为科技开发和工程师培养的表率。[29」研究型大学不仅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科学家也要培养具有应用型人才。要转变这种观点,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开展工程硕士的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更欠缺的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从导师、教师、学生到管理者都必须树立工程"观念和市场"观念,使培养出来的工程硕士生成为企业欢迎、社会认可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其次,转变原有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观点,树立新的人才质量观。开展工程硕士培养,其作为一种新的研究生培养类型,必须转变原有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观点,树立新的人才质量观。以往的工学硕士更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强调学术性。学术水平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而目前这种工程硕士是作为应用型人才,其培养具有职业性特点,培养未来的工程师。工程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区别于研究型人才的显著特点。在对这种新的类型人才进行评价时一定要树立新的人才质量观。这种质量观就是要树立工程硕士的人才质量评价更注重对其工程实践能力的考察和衡量,而不是以往的仅仅以学术作为评价研究生质量的主要标准。
再次,加强对工程硕士宣传力度。由于目前教师和学生都缺乏对工程硕士的认识,入学成绩低于工学硕士,导致学生认为工程硕士地位低、教师不重视。这些看法会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压力。因此,学校要在学生入学之初,要和学生讲明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和工学硕士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哪里、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的区别体现在哪里、培养质量如何保障等。这样可以做到让工程硕士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认识,给自己确定一个明确的定位。
国家还要从更高层面上注重对工程硕士的宣传工作。在入学之初,让广大考生对工程硕士就有一个明确认识,认识到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的具体差异,让学生自主选择报考何种学位。防止广大考生由于认识不清,而在目前的考研中被迫选择攻读工程硕士所带来的目标上的差异而带来的后续问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进行广泛宣传,使社会也对工程硕士有所了解。创造一种社会关注工程硕士培养的氛围,为工程硕士培养创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