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模式旨在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在学科交叉的氛围和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同时,校内双导师培养又可以有力地推进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都有一个共识,就是在交叉学科领域有产生创新成果的更多机遇与空间。山东大学有学科综合的优势,但是这种优势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推进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诸多的困难,学校非常焦急又苦于没有一个有效的办法。双导师培养不仅可以使在职研究生本人受益,又可以通过在职研究生建立起学者合作的桥梁。按照这样的模式,金融数学的在职研究生可以在经济学领域找到合作导师.也可以在管理学院找到合作导师,等等。这样的模式会不会影响第一导师的作用?会不会流于形式?合作导师应该对学生负有哪些责任?这些疑问需要在实践中去探索,去回答。但是,毫无疑问,合作导师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是积极的,指导方式也是灵活多样的。有些合作导师侧重对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宽(通过选修课程和参加讨论班等),有些合作导师则直接参与指导学生的科研和毕业论文。
校内双导师培养推动学生流动于"导师之间,同样,也促进导师流动于"学生和学院之间。也就是说,一部分导师可以在两个学院招生,可以是两个学院聘任的导师。来自不同学科的两个导师共同指导来自不同学科的两名学生,这样的团队培养"模式把导师和学生绑定"在一起,再以明确的科研项目为依托,必将推动资源的共享和学科的交叉。有些人可能会担心导师的积极性,担心没有利益共同体",作为学者们的动力。我认为,学者和学生们是能够拿出激情和勇气,超越自我,超越传统的学习和工作方式。大家设想,学者通过指导自己或许并不熟悉的学术领域的学生,可与其他领域的学者建立交流与合作的集道,可以激发学者的创造思维,改变学者的工作方式,何乐而不为呢?而对于学生,这样的方式可以使他们开阔视野,接受不同思维模式和研究方式的影响,在感受不同和思想碰撞中,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这样对学生有益的创新,我们为什么不去推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