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贵(1986年)在《人才外流与回归》这本书中,对人才尤其是出国留学人员外流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该书不仅描述了人才外流的历史,而且从个人、政策、国际环境等角度着手分析,并由此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这是较早时期对留学人员进行系统性研究的书籍。陈昌贵(2000年)调查显示,留学人员回国后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相当一部分归国人员对自己回国后的状况表示不满,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都遇到了不同的困难。主要集中表现为"四难现象":科学研究起步难-科研经费缺乏、科研课题申请难是最大的困难;后顾之忧难解除-工资待遇与住房条件等一些基本生活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人际关系处理难-国内的人际关系相比国外要复杂的多,这是许多归国人员始料不及的;学术水平难提高-回国后不能及时了解国际科研前沿的最新信息和发展动向,非学术因素对学术因素的干扰过多。石凯、胡伟((2006),周桂荣、刘宁(2006),他们建立了海外人才回归的模型,其中因变量是"回国人数",自变量为"GDP"、"科研投入"、"医疗卫生机构""科研投入",由此进行多元回归,来分析影响海外人才回流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回国人数与"GDP"具有显著的关系,同时与"科研投入"、"医疗卫生机构"、"科研投入"等要素的关系也密切。金之亮(2003年)指出,留学人员回到母国之后会经历一场本土文化的冲击。这是指从长期生活的异国环境里回到自己的母国环境后所产生的不适应现象。他用曲线分三个阶段来表示留学人员回国后的心理适应过程。第一个阶段是"蜜月期";第二个阶段是"回归文化冲击期";第三个阶段是回归"融合"期。何琪(02003年)认为海归人员既有优势又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年纪轻,学历层次高,学科涉及广等这些都是优势,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觉得自己留过学的精英人才;对现有国情欠缺了解;过分理性化的思维;思想观念停留在西方。
同时指出,再本土化是出国留学回国人员的必须要经历的一段过程,首先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估和定位,尽力转换角色;其次要对国情正确了解,尽快融入社会。张梦(02007年)认为,现在在中国,如果没有足够的含金量,海归想要找一份舒适的、高薪的工作己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海归人才结构性过剩、用人单位非常理性、海归的身价下降。同时,她认为求职难是相对来说的,如果降低期望值,海归还是很有优势。所以海归应该摆正位置、正确认识文化差异、认清国内形势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④。黄颖(2009年)指出上海市海归群体年龄趋于年轻化,求学专业呈现多样性与集中性相统一的现象,而择业方向多元化。海归群体整体来说优势比较明显,但是发展的非常不均匀,并对有关出国留学人员政策没有太多的关注,了解不多。
同时,她认为除了给予海归群体良好的优惠政策之外,还应该积极发展海归社团,为海归发展提供信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帮助留学归国人员及其家人更好更快的适应上海,化解他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各样问题。倪政曦02005年)深度分析我国目前出现"海归"危机的原由。他认为,首先是国内体质存在弊端;其次是政策不够合理;再次是用人单位对人才选择更加理性和成熟,最后是留学归国人员自身定位存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比如政府要完善政策、要鼓励留学归国人员自主创业、要提供宽松适宜的环境、出国留学归国人员个人的思想观念要转变等。石晓勇、徐德清(2006年)认为海归在技术、语言、管理知识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同时,也对海归在回国创业、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描述,并提出我国应该针对海归人才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价、管理体系和措施@。
曲力秋(2000年)通过案例分析指出,海外出国留学人员之所以愿意舍弃国外优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而选择回国创业的首要原因是为了追求梦想。中国不仅有机会和市场,中国人还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另外,文化传统也在集聚海归派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海归创业人员抱怨最多的问题一是融资难,二是到政府部门办事手续繁杂④。田北海(2006年)指出,目前在海归在创业中存在"三三"现象。他立足于社会学的角度,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了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存在"三三"现象的原因。他指出,宏观上是因为商业环境不规范,中观上因为社会资本不足,微观上是海归个人的能力欠缺。他认为这些现象的产生既是海归个人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就此,他指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要想成功,不但需要尽快适应国内的文化,而且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与此同时市场竞争环境也需要得到应有的改善。胡慧平(2002年)认为影响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成功的因素主要有一下几点:一是创业园缺乏素质高的孵化队伍,孵化功能欠缺,培育不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国内没有规范的商业环境。三是留学归国人员虽然有很好的技术背景,但是缺乏创业经验,对企业的整体不能进行很好的把控。四是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陈初越(2002年)认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中存在的主要疑虑包括:有失公允的垄断行为的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强,创业门槛高;另外,行政部门透明度低,办事效率低,以及复杂的勾兑文化存在。山洪(2005年)认为海归创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不能适应国内的环境,水土不服;其次是缺乏创业资金。同时,他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首先是出国留学学生创业园应该进行多方面的服务,帮助留学生克服水土不服的问题,其次是应该打开多方渠道,寻求资金来源。石丹(<2003年)指出,海归创业中最大的困难时资金的欠缺,企业孵化器的功能不到位,风险投资公司提供的资金无法帮助企业成长,而政府给予的资金对于一些资金量需求大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有限的太少,不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国内的市场不规范,创业环境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夏颖奇(2006年)是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他指出中关村能够吸引众多海外留学生回归创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关村的资源丰富,比如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科教资源;二是中关村有"鼓励创业、容忍失败"精神的长期鼓励;三是中关村搭建了为海归创业的全方位服务体系;四是中关村有大量的科技人才以及创业成本低廉。王文华(2008年)通过对济南在利用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现状进行的分析,针对其在创业环境、人才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要完善公共政策服务体系,建设适宜海外人才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其次要实行灵活多样的报酬机制、鼓励海外团队回国创业;其次要调动海外人才服务部门的积极性;最后要整合海外人才资源,建立留学人才数据库。
王辉耀,是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毕业生;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进入国家外经贸部的大学生;第一批出国学习MBA的留学生;第一批进入国际大型跨国公司工作过的出国留学留学生;也是加拿大魁北克第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驻香港和中国的华裔首席商务经济代表;还是较早一批回国创业和在大学任教的一批海归。他现任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中组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国际人才战略专家研究组组长,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会长等职务。他2005年出版了《海归时代》一书;2007年又出版了《当代中国海归》、《缤纷海归》等八部"海归推动中国"系列丛书;2009年出版了《人才战争-全球最稀缺资源争夺战》;2010年出版了《国家战略-人才改变世界》;2011年出版了《人才竞争》、《技术移民立法与引进海外人才》;2012年出版了《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02012)》;2013年出版了《移民潮,中国怎样留住人才》。他对海归群体理解的更加独到和深刻,因为他自身有着"海归"经历,他全面系统的论述了海归这一群体,成为了国内目前唯一的一位。他著有《当代中国海归》和《海归时代》深入的阐述了海归群体。在《当代中国海归》书中,他论述了海归作为社会新阶层的作用,同时分析了我国当代海归发展规律、优势和特点,并对国际间人才争夺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国内关于海归群体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同时对海归群体创业成功的要素进行了探索,对海归群体的发展最新情况作了调查,提出了海鸥新模式,这是国内第一次提出关于回归留学人员的生活模式的理论,同时也涉及到回国留学人员从政机会的研究,对回国留学人员面临的自身发展的障碍和困难进行了总结,并对此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等。另外他在《海归时代》一书中,全面总结和深入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回归潮和留学潮,对海归群体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强国、富国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留学回国人员的特点进行了总结,这一总结是从强国战略角度出发的,并且对中国百万海归群体对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文明的推动作用、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与此同时,他从实际出发对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在职业发展中遇到的十大问题进行了分析,而对中国海归群体的十大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