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在职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仅靠重点抓某一环节是行不通的。所以必须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深入挖掘和发挥各个环节的潜力,梳理和界定各个环节的内在关系以及各自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治理理论为在职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一培养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它强调治理手段的多样性。治理理论认为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为此,基于江西高校在职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环节中各个要素的优化和整合,我们构建了以下可持续发展"模式。所谓可持续发展"模式就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优化和整合。通过培养方案、学术环境和激励机制等环节的有效控制使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部环节要素与外部环节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组成江西省高校在职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
1、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在职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环节中最关键的一环。通过制定准确的培养目标,对创新人才准确定位,使在职研究生教育更具针对性;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科学研究活动则是研究生们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基本环节;社会实践使研究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使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得以发挥;而学位论文则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
2、学术环境
学术环境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外部条件,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强弱。江西省要在中部崛起,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就必须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意识,发挥创新人才在江西人才强省战略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3、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有激励才有动力。创新基金在物质方面保证研究生创新活动的进行,而评选优秀学位论文则是对创新成果的肯定。此外,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则可以拓宽学术视野,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
总之,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培养方案、学术环境和激励机制这三个子系统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起着不同的作用。培养方案的各个环节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正确的目标和有效的途径;良好的学术环境激发创新灵感和创新意识;激励机制为创新活动提供内在动力。这三方面层层相扣,相辅相成,共同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有效的内部和外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