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硕士教育政策对在职硕士教育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研究在职硕士教育政策有助于在职硕士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茶世俊认为,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职硕士教育政策的研究开展得比较晚,总体上,研究路径单一,大多以思辨研究、文献分析的规范研究为主。他在《在职硕士教育制度渐进变迁》一书中以制度的理性选择理论为研究角度和分析工具,全面剖析和探讨了国家教育机构关于在职硕士教育制度的政策制定模式和主要影响因素,在书中他提供了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公地困境与制度分析"框架,利用这个分析框架方便人们理解渐进政策调整的过程。
廖湘阳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职硕士教育政策的文本分析》一文中,以政策文本分析为视角对我国在职硕士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进行了一个历史性的梳理,他构建了一个由政策特点与指向、政策的动因和背景、政策实施、政策价组成的分析框架,按照分析框架将我国在职硕士教育分为1987年到1985年制度建立和加快发展时期、1986年到1991年调整改革时期、1992年到1998年深化改革时期、1999年至今深化改革与积极发展时期,对我国在职硕士教育多年来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反思。
郑浩认为,我国的在职硕士教育政策是渐进发展的,经历的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④刘舒畅将学位与在职硕士教育政策的建设与发展分为恢复初建(1977-1985)、调整改革(1986-1998)、积极发展(1999一至今)三个阶段,按照个时期教育政策的不同的侧重点,来对以往的学位与在职硕士教育进行回顾与思考。⑤此外还有田鑫鑫、张磊他们主张将我国在职硕士学位制度的发展分为尝试1911-1949)阶段、建立与发展(1949-1980)阶段和成熟(1981一至今)阶段@。并从研究每个阶段存在的问题中得出经验,进而对我国在职硕士学位制度的完善和在职硕士教育的改革提出参考意见。在在职硕士规模发展上,王桂艳从教育政策的角度分析,将我国在职硕士教育规模的发展分为快速扩大、缩减式发展、稳步发展和积极发展四个阶段,并指出在职硕士教育政策对在职硕士教育规模发展的影响,最终得出要促进在职硕士教育规模发展,就要在在职硕士政策制定时,加强国家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部门、高等院校在职硕士培养单位以及企业机构和学生家长的合作。。)刘宝存认为只有以科学的理论原理来指导实践操作,才能使我国在职硕士教育政策沿着正确的道路进一步发展,进而提出了在职硕士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这个理论体系由在职硕士教育存在论、在职硕士教育本质论以及在职硕士教育实践论三部分内容构成。
凌恒在《美国在职硕士教育发展自发协调机制研究》一文中将美国在职硕士教育划分为五个时期,分别是:萌芽与确立时期、标准化与多样化时期、蓬勃发展与繁荣时期、萧条与低潮时期、调整与稳步发展时期,并指出对于在职硕士教育,美国执行的是非中央集权的教育政策。
美国在职硕士教育委员会在《在职硕士教育:目的,问题和潜力》的报告中指出,在职硕士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创造知识、传承知识④o Roy P.Fairfield在《以人为本的在职硕士教育》一书中认为,在职硕士教育是一份事业,是一份推倒知识边界,延续知识传统,服务社会和国家需要的伟大事业⑤。DebraStewart在职硕士人才的培养和在职硕士教育的发展,是社会经济繁荣的基础@。2013年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发表了一份关于研究型大学与美国未来的科学报告。该报告明确指出,在职硕士教育是增强国家实力和繁荣的关键,以往对在职硕士教育的忽视正在威胁美国自身发展及其迎接全球经济竞争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