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职硕士创业教育普及面窄,只是少数在职硕士的创业教育。高校创办以高新技术为主要内涵的科技创业园、创业企业孵化器、与勤工助学相结合的服务性创业园、创业与创新论坛、各种创业能力的竞赛、开放性创新实验室等等,对于培养在职硕士的创业能力在不同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职硕士创业教育也同时受此局限,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在职硕士创业教育,通过创办国家科技园和创业园来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创办、经营商业企业或科技公司,从事商务活动、技术发明、成果转让、技术服务等等,这虽然是最典型的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但是,它并不是可以在在职硕士中普及的创业实践,由于资金、条件、专业的局限,这种意义上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往往把大多数在职硕士排斥在创业教育之外。
(2)创业教育仍在操作层面和技能层面进行。大多数高校的在职硕士创业教育增加理论学习的内容,多是独立设置的一门或几门创造学课或创新课,其着眼点依旧是创业的技巧和技能‘m}。而这种局限于操作层面的创业教育还暗含着一种认识:似乎高校并不需要从根本上改革现有的在职硕士课程体系,只是增加点创造学的知识和创业的技能教育,就可以实现在职硕士创业教育的目标。这是一种简单化、表面化的做法,创业教育不排斥知识教育,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育体制。
(3)创业教育还缺乏完善的教学体系和教育理论框架。目前我国在职硕士创业教育还缺乏完善的教学体系和教育理论框架,主要体现在:①在在职硕士创业的教学体系上,目前在国内尚未达成共识,内容还不够完整、不成熟、不系统;②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缺少吸引力;③没有有说服力的教材体系,教学上缺少鲜活的本土案例,在职硕士创业教育实践缺少与企业的联系和必要的创业活动设计;④师资大多缺少创业经验和相关研究,缺少有创业经验的企业家参与课堂教学;⑤考核方式依旧是应试教育类型,教学管理上也与当前体系存在很多矛盾等。鉴于目前在职硕士创业教育差异较大、效果不一,故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能组织专家,分别就普通高校、职业技术学院给出相应的课程体系指导框架和主要课程的教学大纲,以指导各校的创业教学。
(4)校、企的实质性合作不紧密。创业基地名副其实的不多。所建立的在职硕士创业实习基地,真正发挥作用实现互惠互利的并不多,甚至有些学校至今未得到基地企业赞助,基地的企业家也未给学校提供任何讲座,甚至在职硕士未到过企业创业基地实习。合作形式单一。目前的形式主要是提供奖学金和创业实习基地,没有形成校、企良性互动,学校对企业的科研没太多帮助;在职硕士缺少与高层管理者的沟通,仅仅能够在有限范围内进行企业实习和参观。忽视校友资源。学校拥有庞大的毕业在职硕士资源,在建立创业基地和进行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合作上得天独厚,但遗憾的是大多数高校并没有挖掘这些资源的价值。正是这种不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导致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在职硕士创业教育中难以取得第一手资料的案例,也难以获得足够的企业和校友的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