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一言蔽之,就是在职人员是来深造的,是带着问题前来学习的。而且中国在职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其重视创新而不是基础知识学习,看好能力提升而非镀金。从种种积极面来看,中国在职研究生教育似乎是中国创新的又一引擎。但是,比之于美国似乎还有差距,追溯其源,这和中美学生教育起步时的差距有关,算是后遗症。
在职研究生教育起点的美国教育不太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极其看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抓紧培养创造性思维。众所周知,美国的中小学教育是糟糕,但美国的大学无论是科技还是人文的创新,都是全球领先。主要是美国人相信不落后于终点,而中国人更愿相信不落后于起点。中国在职研究生教育的起点不重视对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美国的学生低分高能,中国的学生高分低能。也就使得中国在职研究生创新后劲不足。
还有美国学校课程在先,考试在后。教学是主动的,学生也是主动的;教学主导着考试,考试是被动的,考试自始至终为教学服务。中国学校教学则是被动的,学生也是被动的;考试引领着教学,教学服从于考试。负责学什么的教学自始至终忙忙碌碌地围着虚拟的考试转,老师们忙着押题,学生们忙着练笔。
在职人员学习能力重要的高中阶段,美国因为要开大学的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就要很高。美国的高中教师很多都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也不少。美国的教师执照课程跟中国不一样。中国读师范毕业,四年本科,能考到教师证书就能当老师。但是,美国人要当教师,无论拥有何种学位,一律要读两年的教师执照课程。要考进去读,读完还得考出来。
而在职人员考研阶段,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标准简单明了,考研成绩决定上重点,还是念普通,以分数线为标尺,简单明了。即便在职研究生离重点线只差一分,也上不了重点大学。美国的在职研究生招生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考试成绩、平时的成绩以及申请者的其他综合素质。这些因素,或多或少的制约了中国在职研究生的原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