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方程就是一元二次方程:(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2)经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等步骤化简后未知数最高次数是2(3)是整式方程(分母中没有未知数)而二元二次方程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含有两个未知数;(2)经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等步骤化简后未知项最高次数是2(不是未知数次数,是未知项次数)(3)是整式方程
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
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标准形式为:ax?+bx+c=0(a≠0)。一元二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是整式方程,即等号两边都是整式,方程中如果有分母;且未知数在分母上,那么这个方程就是分式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方程中如果有根号,且未知数在根号内,那么这个方程也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是无理方程)。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是2。一般形式ax?+bx+c=0(a≠0)其中ax?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意义我们应该学习什么?
要使一元二次方程ax?+bx+c=0有意义,应该使二次项系数a≠0! 因为如果a=0,则方程将变为bx+c=0,方程将不再是一元二次方程,而是变为一元一次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