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状语后置句?
把状语摆到中心词的后边,突出状语所表达的内容。
什么是状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就是介词结构后置。因为在文言文里,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常常放在动词的后面,形成状语后置句。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或宾语之后就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作状语的副词、形容词、动词词组、介宾词组等常用在谓语后面(如果谓语后面有宾语,则用在宾语后面)。是单音节词的,前面无语音停顿,书面上不用逗号隔开;是多音节词或词组的,前面有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隔开。意义上对谓语起修饰限制作用,就是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况:
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 青出于蓝,胜于蓝。 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出”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胜”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靛青的颜色)比蓼蓝深”。
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具告以事。 “以事”介宾短语做“告”的状语。 三、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文贵乎真。 “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
状语后置句怎么判断求简便方法?
最基本的判断方法是“比较”。例如:“时不我待”。现代汉语说“时不待我”。“我”是宾语,现代汉语放在述语“待”的后面,文言文放在前面,属于宾语前置。与现代汉语一比较就能发现。一般来说,宾语前置的宾语是代词,常见于否定句或疑问句。状语后置多见于介宾结构状语,例如,现代汉语“在梦中相见”,其中的“在梦中”属于介宾结构,作为“相见”的状语放在前面,文言文一般放在后面,表述为“相见于梦中”。文言文的状语不都是后置,例如“不正眼看他”,文言文表述为“斜视之”,“斜”是“视”的状语,这里并不后置。文言文的特殊句式,都是与现代汉语相比较才能发现的。所以,“比较”才是判断的根本手段。
如何判断文言文中的定语后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句?
首先分清词性,搞清句子成分。
定语一般都在名词前,修饰名词。如“美丽的鲜花开了”,文言文中的定语“美丽”会后置就相当于“鲜花之美丽开了”;
状语一般都在动词谓语前,修饰谓语。如“他们在操场上打球”,文言文中状语“在操场上”会后置,成为“他们打球在操场上”。
宾语一般在动词谓语后,受谓语支配。如“小强吃早饭”,“早饭”就是“吃”支配的宾语,文言文中会前置到位于前面,成为“小强早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