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升儒教育 > 升学 > 正文

2024年记忆力下降怎么办

2024-11-17 08:24:24

记忆力减退怎么办?

你有没有过这种情况:对已经阅读过的书籍,不经意往回翻看时,却感觉眼前的每一页都像完全没看过似的,自己一点印象都没有。这种心理状态就叫“心不在焉”,指的是眼里虽然看着对象,但心里却什么都没看到,所见到的事物自然难以留在记忆当中。即使不到心不在焉的程度,而只是漫不经心地看,也同样会记不起来。如果真的想要记起来的话,就要用“心”仔细观察,掌握住对象的特征。 学习上的漫不经心、不在状态、注意力不集中等,学习后想要重现内容,或者说很好的记住基本是办不到的。你首先要找出特征所在,仔细地理解特征及其关联才行,就像画家在绘图时会专注地用眼睛来观察目标,是同样的道理。

他们知道怎么整理,好记忆自然水到渠成。比如下面这十个词语,你能快速记住吗? 狗、帽子、猫、挂钟、桌子、五斗柜、眼镜、鹦鹉、鞋子、戒指。 想轻松地记住以上名词,就不能直接按照这顺序来记,而是要先分类、整理这些词语后再记忆。例如:“动物”─狗、猫、鹦鹉;“穿戴在身上的物件”─帽子、眼镜、鞋子、戒指;“放在家中的物件”─挂钟、桌子、五斗柜。像这样进行分类再记忆,不仅记得快也记得正确。

记忆的技巧很多,针对不同的内容,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的记忆技巧。比如分类记忆、特点记忆、谐音记忆、联想记忆、趣味记忆、图表记忆、缩短记忆、卡片记忆、笔记整理记忆等等。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均能起到增强记忆效率的作用。 另外,如编码记忆、思维导图记忆、速读记忆等,都是可以通过专门训练而提升的记忆技巧。速读记忆是一种快速阅读之后的重点记忆和理解记忆;编码记忆是一种将编码信息与恰当的线索联系起来的个性化记忆;思维导图记忆是一种将所需记忆内容整合成关键词句后的思维记忆。这三种记忆,也是我经常用到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软件,软件中对我上述的三种训练都有具体的讲解和训练。

小学生背九九乘法表时,先从二二得四、二三得六开始,即使是机械式地背诵,也会很快地进入到记忆里。但是若换成高中生,用同样的方法来背化学方程式,可就不一定奏效了。因年龄不同,人用来记忆的方法也会有差异,因此配合年龄选择记忆方式,才是合理有效的记忆方法。 曾有位学者的研究显示,男性到十三岁、女性到十一岁之后,机械式的记忆力就会开始减退,而由结构性的记忆力,也就是以意义及逻辑为根据的记忆力所取代。换言之,比起单纯死背,先理解内容后再记忆,是比较合乎中学生记忆的模式。像在背诵化学方程式时,从导出的过程来记忆,才是较合理的方式。 另外,随着年龄增加,人们会从听觉取向转变为视觉取向。大约在小学三年级之后,人类会比较容易记得住来自视觉的记忆。也就是说:对于三年级以后的人群,不如一边听着内容,一边做笔记并转换成容易理解的图表,这样做更有助于记忆。

没有人能做到只看一遍或者学习一遍,就永远记住。不管是什么内容,只有通过不停复习的方式,才能确实地保有记忆。在“遗忘曲线”中也强调了“重复”对记忆的重要性。遗忘曲线中对一个新知识的重复记忆,其复习点时间间隔是:5分钟;30分钟;1小时;8小时;1天;2天;6天;31天。

当你觉得自己记性差而想放弃之前,请再一次确认是不是真的都理解了。努力地理解内容,看起来像是在绕远路,事实上却是通往记忆真正的“捷径”。 有位心理学者巴塞特,曾经以“本质层面的理解可以强固记忆”为主题,对历史课的学生们做实验的结果显示,有充分理解历史事实与意义的学生,比起理解程度较低、只知背诵史实的学生,其记忆情况是明显地更为优秀。这个实验也可以作为“理解有助于长期记忆”这一说法的佐证。

记忆会运用到所有的感觉,不只视觉或听觉,像触觉、味觉、嗅觉或是运动感觉、按压感觉、痛觉等等,所有的感觉都可以成为记忆的助力。 其中关于手的部分,像指尖的按压感觉、运动感觉、指头的动作等都包含在内。学习时,透过书写用具将要记忆的事物与手之间相连接起来,对记忆来说,是很重要的感觉机制。 我在教书时,会将英文的专有名词写在黑板上,曾经发生过已经写了数十次的单字词语,却怎么都想不起来该怎么拼的情况。当时我先离开黑板前,用笔在讲桌的纸上拼写出那个词来,然后转身写在黑板上,这时手就像恢复记忆般地,可以很顺利地在黑板上拼写出正确的语词。 不仅是按字母拼写的外文单字,在记中文字时也一样,别光靠着头脑记,更要在纸上多写几遍,“用手记下来”。当突然忘记写不出来的时候,运用“手写感”去回想,肯定能派上大用场。

感觉记忆力减退怎么办?

记忆力减退有很多原因,但是不管是哪种原因,我想你最想做的就是阻止记忆力减退,并通过一些方法措施,通过练习来提高记忆力,这才是你目前最重要的事。

那么如何阻止记忆力减退呢?接下来我指导你一些,希望能帮助你提高记忆力!

第一,平时有时间多玩益智类游戏,多多动动脑,优化脑细胞,让记忆脑细胞活跃起来!

第二,在网络上下载一些阿尔法波的音频,多听,每天只要有时间就带耳机听,也可以下载一些高山流水的音乐,用心听,

第三,每天固定时间练习深呼吸,把注意力都集中每次的吸气和呼气上,

第四,冥想,改变自己的想象力,提升发散思维,形象思维能力,

第五,掌握一些快速记忆的方法,下载写提高记忆力的电子书,或购买一本类似的书,看看,多加练习!最强大脑里的记忆高手都是掌握了快速记忆方法通过训练达到最强大脑的。

相信自己,加油!

记忆力下降如何恢复?

记忆力下降它只是一个表现而己背后的原因是很多的,比方说甲状腺功能的异常维生素缺乏酒精的中毒或者是一些药物的急性中毒还有情绪方面如焦虑抑郁肝功能异常等这些情况如发现的早及时处理进一步治疗可以一定程度?恢复甚至有些恢复的很好,象阿尔慈海默症等这些就比较难。

记忆力减退怎么治疗?

记忆力减退需要明确引起的原因,引起记忆力减退的疾病有高龄、脑血管病、老年痴呆、帕金森综合征、脑外伤、高热、脑炎、各种类型中毒等。目前治疗记忆力减退以对症治疗为主,效果也是不尽人意。治疗记忆力减退需要注意脑功能的锻炼,尤其是急性期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记忆力减退,应用脑复康、安理申、神经节苷脂等药物治疗。

发觉自己的记忆力下降了,如何提高记忆力呢?

健康科普,来看看【百科名医】吧!

第一批90后已经失忆了!大脑22岁就开始衰老了,但直到40多岁记忆力才会有明显地变化!

专家表示:认知老化可能发生在每个人身上,具体表现是记性差,比如记不住别人的名字、东西当初乱放等。而现代人过度依赖电子设备的坏习惯,加剧了记忆力减退的进程。 很多人从20多岁开始就已经开始抱怨“记忆力不如以前”,“大脑反应迟钝”……(⊙o⊙)哦,你的大脑“早老”了。

如何留住大脑的青春,延缓大脑“早老”呢?

1.食不过量

经常吃太多,体内的血液大部分调集到肠道,以供消化所需。而大脑神经活动的一条重要规律是兴奋与抑制相互诱导,若主管胃肠消化的神经中枢----植物神经长时间兴奋,大脑的相应区域也会兴奋,这必然抑制语言、思维、记忆、想象等区域,导致出现肥胖和“大脑不管用”现象。日本专家发现,大约有30%~40%的老年痴呆症病人,青壮年时期都有长期饱食的习惯。荷兰的一项最新研究提示,吃六分饱有助保护大脑。建议大家食不过量,每餐只吃六七分饱。如果你吃饱之后就感觉昏昏沉沉、脑袋像喝醉了一样的话,那么你就危险了!

2.足量饮水

大脑的主要成分是水,缺水第一个影响的就是大脑。英国研究人员发现,口渴时,人的反应会变慢,喝一杯水能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建议大家勤喝水,每次两三口,不要等到渴了再喝。此外,每天还要重点把握三个喝水时段:早起一杯水(约200~300毫升),睡前一小时一杯水,餐前一杯水。

3.远离高盐高糖食物

过量的盐和糖不仅让我们的血管受伤,还会加速大脑退化。美国研究人员发现,高盐饮食加速老年人认知能力退化,长期大量吃糖导致记忆力下降等问题。所以,日常饮食要严格控制盐和糖的摄入,前者藏身于咸菜、火腿、方便面等食物中,后者在甜食、甜饮料等食物中含量较高。此外,反式脂肪酸、过氧脂质、铝等,都是大脑“杀手”,含有这些成分的食物要尽量少吃:反式脂肪酸藏身于蛋黄派、珍珠奶茶、炸薯条、薯片、糕点、饼干、冰淇淋等加工食品中;过氧脂质藏身于炸鱼、烤鸭等食物中;铝藏身于油条、麻花、虾片等质地蓬松或脆爽的食品中。

4.常吃深海鱼、鸡蛋和绿叶菜

三文鱼、沙丁鱼等深海鱼能提供欧米伽3脂肪酸,它是大脑自我修复所需的营养元素之一,能让信息传递更通畅;蛋黄中丰富的胆碱成分能促进大脑发育,对提高记忆力、反应力很有帮助,其中的卵磷脂是神经递质制造所需的原料;绿叶菜富含抗氧化物质,有助消灭体内自由基,延缓大脑衰老。这些食物在适量摄入时对心脏健康和血液循环有益,而大脑的健康需要顺畅的血液循环提供氧气和养分。建议每天吃鱼等水产品40~75克,鸡蛋40~50克,蔬菜300~500克,其中绿叶菜占一半。

5.充足适量的睡眠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如果一天的睡觉时间不到6小时,情况持续7天,大脑的判断力就会直线下降,精神状况和酒驾时差不多(血液中酒精浓度0.08%)。专家指出,长期睡眠不足,等同连续24小时没睡,大脑运作的速度也会大幅降低。除了判断力变差,长期缺乏睡眠的人,记忆力也会出现衰退的现象。

睡太多、睡太少皆可能加速大脑老化的速度,且其老化程度可提前将近两年。休息日的睡觉时间最好也不要超过8小时,若起床时间比平时要晚两个小时以上,也可能会对身体有害。

6.有氧运动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大脑体积变小,但每天仍会有几千个新生神经元作为“生力军”补充进来。定期有氧运动是神经细胞新生的“必需营养素”,能降低罹患各类痴呆的风险。广场舞、交谊舞跳的过程中要协调四肢、并高度集中注意力,这对大脑是很好地锻炼。此外,中老年人还要多交流,参加老年大学或社区团体活动;经常跟子女或老伴去旅游,接触新鲜事物。

展开全文

本站文章禁止转载,转载需向著作权人取得许可。

豫ICP备20230155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