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升儒教育 > 留学 > 正文

2024年在职研究生课程研究性弱化归因分析

2024-11-27 14:31:21

课程是指影响学生发展的教育活动进程的总和,主要包括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两个方而,在职研究生课程也不例外。在课程设置方而,在职研究生课程结构和内容不能充分体现学术探究的研究属性;而在课程教学方面,在职研究生课程的课堂组织和学习方式则不能体现自主、合作的主体性研究原则。

1、在职研究生课程设置中的学术探究性弱化

在我国,在职研究生课程结构一般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研究方向课三部分组成,其中公共课又包括英语课和政治理论课。这种课程设置结构是基于学科互补架构方式来进行的,反映的学科性的量化特征,而不是以学术研究为指向的探究性。而且,目前在职研究生课程设置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外语和政治等公共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了较大的比重。在职硕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要求一般在35个左右,而公共课程学分即占了总学分的1/4,加之社会实践、在职研究生实习等也要计算学分,用于专业课程的学时和学分就非常有限。"这必然导致学术探究性的专业课程开设偏少、课时不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研究生公共课程虽然占了较多的学分、课时,但其目的并不是为了提升在职研究生的学术水准,而是强化这些课程的工具性价值。外语课程和木科生、甚至中小学一样,以达标、获得学分为目的,木应成为开展学术研究工具的外语,结果却大都不尽如人意;而政治课则是为了确保在职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而开设的,由于既定的思想和观念是终极性的真理,师生没有将其作为学术来探究的余地。

课程内容是确保在职研究生学术探究能力培养的关键,但当下的在职研究生课程内容存在着知识陈旧、针对性不强、方法论意识不足的局限。以政治理论课为例,陈旧的教条观念既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又不能激发在职研究生的学术使命感和责任感,沦为凑学分的撞钟课"。而专业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和木科生课程的内容没有质的区别,在职研究生教育部分课程内容的高深层级性只是体现在对木科生课程内容在横向层而上作平而式扩展上.而没有凸显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和特色。"尤其是经典性和前沿性学术内容的缺失,使在职研究生课程停留于讲授、灌输所谓丰富性的知识层而上,缺乏启发学生探究和引领学术方向的内容。另外,课程内容普遍忽视研究方法论的自觉意识和能力培养,片而地认为只要提供一定量的课程组合,学生研究的方法论意识和能力自然会随着这些课程的学习而水到渠成;但是,由于课程内容以知识讲授为中心,独立性思考、批判性思维、创新性建构、复杂性研究等方法论很难融入课程教学中,在职研究生反而更容易被那些陈旧的知识所承载的方法论所同化,不能自觉地运用科学的方法论开展学术研究。

在在职研究生课程设置方而,现行在职研究生课程体系还存在共性研究重视有余,而个性研究关注不够的问题。例如,同一专业不同方向的研究生大都学分相同、课程一样,只是在做课题研究和撰写毕业论文时才体现出专业方向的不同,缺乏对专业研究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不论是博士生还是硕士生,所有学位课程一般都安排在第一学年,大量、密集、统一的课程安排使研究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在课外为每门课程去阅读书目、查阅资料,以便提出个性化的问题和见解,课程完全是基于教师对学科、专业认识的共性要求,没有个性化的研究内涵和目标。另外,在职研究生课程还存在着因人设课"或因课设人"的现象,课程不仅不能体现研究生个性化的学术探究取向,而且还随意更改那些共性的、系统的课程内容,影响了研究生课程的研究性含金量";更有甚者,在博士生课程设置中,导师自己开设的课程可以因种种原因随意不开或以课题来代替,课程徒有其名,仅起增加学分的作用,在职研究生不仅不能获得学术研究的熏陶和提升,反而还会受到导师学术态度不端正、不负责的不良影响。

2、在职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主体性研究缺失

在在职研究生课程教学中,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围绕教师单向的讲授、灌输而展开的,并非以提升在职研究生的学术水平为主要立足点,弱化了课程的研究性水准。由于近十年来的研究生扩招,大部分研究生课程不得不以大班上课为主,政治课、专业基础课动辄超过100人,即使英语和一些专业研究方向课也达到几十人,根木没有平等、互动、争鸣的学术研究氛围,在职研究生个人化的学术问题、独立认识和创新建构基木没有展现、接纳和交流的时空,课堂成为教师完成既定工作量的场所。

在职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学习方式是以接受教师的确定性知识为中心的,体现不出学术研究的探究性追求。无论是政治理论课还是专业基础课、研究方向课,在职研究生课程与木科生课程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教学内容的丰富"、深刻",而这种丰富"、深刻"只是教师准备的教学内容的反映,是确定的、系统、完善的理论体系,而不是作为研究主体的在职研究生在课堂上体现出来的课程内涵,即这种丰富"、深刻"的在职研究生课程是属于教师研究的既定成果,学生所获得的是确定性的、甚至终极性的丰富内容、深刻认识。这种确定性的知识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水平和能力,而不能激发、引领在职研究生的学术探究欲望、独立思考意识和创新追求,因为学习是以教师的讲授来组织的,间或有教师的提问或学生的质疑,但主要是单向的各说各话,彼此缺乏对问题、观点更深入的学术性辩论、交流。尤其是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在在职研究生课程中体现的甚至比木科生更严重,师生很难平等、自由地探究学术问题,妨碍、压抑了在职研究生探究真知、追求真理的勇气和精神,弱化了在职研究生课程的研究性。

展开全文

本站文章禁止转载,转载需向著作权人取得许可。

豫ICP备20230155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