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和就业一直是横亘在毕业生面前的艰难抉择。考研,是一段艰辛而且未知的付出;就业,是一段未知而且艰辛的旅程。
分析一
就业或者考研,本应该是个体结合自己家庭经济情况、学业和职业发展规划,进行的个体选择,不是一概而论的。更重要的是,就业和考研的选择,不应该是对立的,应融合在职业规划之中,读研究生,是求学者提高自身能力,实现自己职业理想的过程。
但在我国高校,却是把就业和考研分离开来的,学生问题的潜台词是,我是该为考研做准备,还是为就业做准备?或者是不是为考研而放弃就业准备?就业和考研为此成为两个不同的目标。
分析二
在现实中,我国学生围绕就业和考研,存在两方面错误的观念:一是一味认为考研优于就业,只考虑考研,不想就业,整个大学学习就为考研准备,认为只要考上研究生就能更好就业;二是把考研当成就业的避风港",不愿直面严峻的就业竞争形势。
一大批学生盲目选择考研,认为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就能提高就业竞争力,结果是,大学期间,把考研作为目标——与学生的这种求学目标对应,学校则演变为考研基地"——在大学学习期间和毕业时,根本不考虑就业的问题。
分析三
有的学生其实并不想再读研究生,但受到总归要有研究生学历"的影响,这导致读研就冲着一纸文凭而去。从学历社会看,读研是提高身份层次的必然选择,而从能力社会看,这种读研,根本上是浪费。
先就业还是先读研的困惑,不仅是学生的困惑,也是我国整个社会从学历社会转型为能力社会过程中的困惑。要处理好就业和考研的关系,一方面需要我国改革研究生入学制度,不能再用单一的统一测试成绩作为录取的标准。
分析四
很多大公司对学历和学校还是有很多要求的,现在很多偏研究性的岗位,都要求硕士。工资比本科生起薪高一点,其实企业也知道,很多本科生根本没有学到多少东西的,研究生基本都是做过一些实际项目的。
毕竟,考研也是为了更好的工作,直接工作可以积累两三年的工作经验。可以更快地接触社会的洗礼,更早的在职业生涯立足等。人生无时无刻不在选择。